Sunday, March 10, 2013

壞文筆,好哲學?



作者: MK Kong



不少有涉獵哲學的人都聽過類似的說法:「文字表達得十分混亂,思想上必定無幾多內容可言」,或者「寫得不清晰的人,根本就是思考混亂的人」。有一陣子,我認為這些想法是「語言決定思想」的結果。所謂「語言決定思想」不是我創作的術語,只是聽回來的,覺得的確是那些想法的「罪魁禍首」。

不過「語言決定思想」的事情比較複雜,與一些哲學立場有關,亦很難簡單說清楚是甚麼。為了簡便起見,暫且只說「壞文筆,好哲學」的事。


我認為,有些認同上面說法的人取態極端,甚至將它們當成普遍有效的教條,甚不穩妥。


如果文章的文筆好,其思想亦不遜。


如果我拿起一篇文字優美、布局精巧嚴密的文章或書籍,例如《心的概念》,我馬上會讚嘆作者的寫作能力和思考能力非常,為有幸讀到它而感到興奮且不會讓自己寫這篇東西獻醜


的確,好文筆表現了一定的思維能力,例如安排論點與論據的組織能力及表達思想所涉的創作能力等等。


如果文章的文筆差,其思想亦不濟?


我不以為然。


這種想法作為評價一般哲學學生寫的文章的準則,的確管用。試想一下,教授要批改三十篇文筆很差的文章,這樣還不抓狂?作為學生應該要好好體諒,同時亦要好好裝備自己的語文能力(據說這是讀文科唯一的功用)。在現今學報文章主導的學術界,要有人刊登你的文章,文筆更加是重要因素。


無論如何,表達清晰是首要的學習目標與能力。但如果一概而論,「如果文筆差,思想亦不濟」的想法便大有問題。


多數人都認同一些名家的原著十分難懂、用語艱澀、表達含糊,例如康德、尼采、海德格等人的著作,之間當然有程度之分。但當中的思想是否就很不濟?

                                               

有一些人認為的確如此。


對於「很多人卻去埋首分析其哲學」的特別解釋


這些認為「表達得不好」普遍等同「思考得不好」的人,很快便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這些名家竟然有莫大名氣,而且有一大堆後學要埋頭研究其思想」。對於這個現象,他們便要提出了一些解釋。


這些解釋當然不是「這些名家的思想的確有深度」之流,其核心仍是「語言缺憾等同思考缺憾」:「這些名家大概只是胡言亂語,隨便寫些東西發表來騙稿費」、「本來這些著作只是隨便寫下,只是後人硬要從中構作一些理論出來」等等。


但是,竟然這些名家的胡言亂語,不被大多數學者懷疑的情況下,被認真看待成有思想見識的理論見解數十年至二百多年,這個實在是哲學界天大的集團操縱陰謀!現在唯一可以做的便是,設法將這消息公諸於世,而以後還要從事哲學的便應該快去找神父告解。


期待有一些更好的解釋,例如是實在太多太多哲學家要寫文開飯。


當然,我與很多人一樣,都傾向認為那些名家的確是有真才實學,而不是隨便一個胡言亂語的人就可以比擬的。對於「有人提出這些特別解釋」的現象的解釋是「只是他們自己看不懂而不願接受這個事實而已」 總之大家另行解釋罷了。


「壞文筆,好哲學」如何可能?


為何康德、尼采、海德格等人的著作如此難理解、以日常語言作準,文筆如此差呢?


一種不錯的解釋是,這些人要做的工作是推翻前人的哲學系統和一些根深柢固的預設,只用日常語言的語詞與表達方式是不足夠的。首先哲學討論本身需要一些理論語言的構造,例如「廣延」、「實體」、「感覺與料」等等,因為日常語言不足以應付這些概念所承載的討論,雖然以日常語言解釋這些理論用語仍然是可行的。


然後,你要放棄這些理論語詞,因為你要放棄它們背後所預設的哲學立場,那你又要構造一些與前人用語完全不同的概念。既使是一個有跟進過往理論發展的人,第一次看你的革命性理論,亦會感到難理解,如果他還覺得可理解的話,因為他過往所熟悉的概念現在給你統統要拋棄了。不難理解,這些革命性理論與日常語言的距離肯定又遠了。解釋它們的時候,不單要用日常語言,而亦要用到以往的理論用語來解釋新的與舊的種種差異。談完差異還不等於談完了。


這樣就不難理解,康德、尼采、海德格等顛覆以往、革命性的著作為何如此難懂、用語艱澀、表達含糊,以日常語言作準,文筆如此差了。


以上種種的涵意


以上談過的合起來有一些有趣的涵意。


你要在學術界發展,離不開在權威學報發表文章。學術界的學報,有權威的都會設一些同儕評審制度。如果你是康德、尼采與海德格,要發表一篇顛覆以往、革命性的理論,有多大機會會通過評審就可想而知了。


(據聞海德格的《存在與時間》在現象學年報刊出前,編輯胡塞爾都沒有看過,多幸運…)


所以,間中也有人說,現在學術界再不會看見這些革命性的大師了。


補充:我不是要為所有寫得一團糟的哲學辯護,而只是反對「一竹篙打一船人」而已。我認同有學棍存在是真的,或見例子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