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y 7, 2012

演化心理學:我們在必要時,邏輯就會好起來 - 由WASON至FODOR的回應

╱東且風

我們演化出找騙子的特技

韓寒提出,很多阿姨在查證丈夫有否小三時,常常顯示出強大的推理能力。 韓寒以此證明, 數學訓練不能訓練邏輯。 熱中演化心理學的, 可能會說, 阿姨只會在捉小三時才會爆發她的潛能, 因為人是群體生物,找騙子就是找出在群體中拿了好處又不付出的人,所以演化讓我們精於找騙子。 平時啊姨還是會在井字過三關中輸掉的。 因為玩井字過三關之類的能力不能幫助生存。

本文旨在描述1966年, Wason發表的一個實驗結果,加上及後Cosmides等的實驗, 證明人的邏輯能力, 因情況而有變 (下文統稱Wason test, 省略了其他人的名字)。 之後會描述 FODOR 1999年 對Wason 實驗的否定。


一道只有20%人答對的簡單邏輯題(韓寒不在其中)

要明白Wason test, 先要明白一個簡單邏輯問題。 那邏輯問題簡單到一般解釋Wason test的文章也不會交待, 以免侮辱讀者智慧。 那邏輯問題雖然簡單, 但韓寒也答錯了。 韓寒的邏輯能力可能在個別情況變低了。 韓寒以阿姨捉小三時表現出強大推理能力來否證數學能訓練邏輯-----阿姨沒受數學訓練, 也可以邏輯很好, 是不能推翻”數學能訓練邏輯”的。 正如找個不是媽媽的女人出來,不能否證 ”如果是媽媽, 那麼是女人” 。

能否證 “如果是媽媽, 那麼是女人”的, 有什麼條件? 有兩個

1. 是媽媽
2. 不是女人

所以, 如果你的社會科學研究題目是 <<推翻 “如果是媽媽, 那麼是女人”!!>>的話, 搜證時, 有兩類人要跟進:

1. 不是女人的人

------------要看看她是不是媽媽

2. 是媽媽的人

------------要看看她是不是女人.


換句話說, 如欲否證IF p THEN q

1.)見p時, 要看看是否也是q
2.)見not q 時, 看看是否也是not p

所以, 要關心的是p, 和not q; 不用理會 not p 和q。

not q 往往容易被忽略。 人們一般留意到要關心p的情況, 而not q的情況則會被遺漏了。 下文叫作not-q-盲。 如果一個not-q-盲在一個情況下是not-q-盲, 但另一情況下又能看出not q的重要, 那麼我叫這現象作not-q-開眼。


卡片遊戲時not-q-盲, 執法遊戲時not-q-開眼

Wason test就是用了這一個邏輯問題來做他的心理學實驗。 他以兩種不同演繹, 考驗人們(下文稱Ss)相同的邏輯題。 結果發現, Ss在為了執法而進行邏輯推理時, 表現大勇, not-q-開眼。 但是, 如果只是為了卡片遊戲而進行邏輯推理的話, 則表現魯鈍,成為not-q-盲。

內容如下:
情況一: 卡片遊戲

有4張卡, 只讓Ss 看其中一面。 告訴Ss 卡的一面是數字, 另一面是英文字母。 那四張卡顯示出來的部份是:

A T 4 7

現在要Ss驗證卡片是否附合以下規律:

如果卡片的一面是響音字母, 則另一面是雙數。

這正是If p then not q結構───P項:一面是響音字母, Q項:另一面是雙數。

Ss驗證時, 可以翻開卡片另一面,但不可以隨便翻看卡片,只可以翻看必需的卡片, 不能翻開多於所需, 也不能翻開少於所需。比如卡片4不用理會。
結果, 大部份人都可以指出要翻開檢查付合P項的卡片, 即是卡片 A。 但是只有20%人能not-q-開眼, 指出卡片”7” 是要翻開檢查。 而韓寒將會錯誤地翻開卡片”T”. 因為他會以為看到not-P 類的卡片,即是非響音字的卡片”T”, 能否定 if p then q。(他在小三論犯的錯誤)。 這現象稱為 P-眼-誤-開。
情況二:執法遊戲

有四人在酒吧, 只讓Ss知道四人的一項資料, 要麼讓Ss知道喝什麼飲料, 要麼讓Ss知道年齡, 內容如下:

人物一: 14歲 人物二:40歲 人物三: 在喝氣水 人物四:在喝啤酒

要求Ss查證誰犯了以下法律, 並只能夠跟進相關人物, 不多不少, 法律內容如下:

法律要求如果你是十八歲以下, 在本酒吧喝汽水。
結果, 很多Ss都not-q-開眼了, 記得要跟進那些不喝汽水的, 成功通過測試。

結論: 人類的思考能力, 是針對性地演化。 由於人類是社會動物, 要分工合作, 各展其材, 所以為了找出那些光拿不做的, 人類才演化出思考找騙子的能力。至卡玩井字過三關的能力則不太重要, 所以沒有好好演化出來。


Fodor:執法遊戲,引導Ss q開眼

Fodor 2000認為實驗可沒有證明如此神妙的事情,他認為執法遊戲有引導性, 吸引了Ss的眼球去q那處,是這個原因令q開眼。他以此否定了實驗支持結論的能力。


描述與要求之別

Fodor 指出,卡片遊戲,是教人驗證一句說話的描述。驗證描述,即是看看該句子是真是假,而描述內容的結構是 if p then q。一般都會記得要檢查p的情況,所以 p開眼是很直觀的,因為”if” 一字, 已經在提醒我們 “有p就要檢查一下了”。 但q開眼就沒那麼直觀了。由if p then q, 推論出,if not q then not p 再醒起要檢查not q。理路迂迴, 所以很容易q盲了。


但是, 執法遊戲就不同了,,Ss聽的那句是要求。 如果要求內容為 “十八歲以下要喝汽水” ,那麼, 要求的, 不會是 “如果十八歲以下, 則喝汽水”。 因為:

1. 要求” 如果十八歲以下, 則喝汽水” 等於
2. 要求”如果不喝汽水, 則要成為十八歲以上” 等於
3. 見到某甲, 在喝酒, 法律在要求他:”麻煩請你十八歲以上”

因為”十八歲以上”是沒可能強求的, 所以, “要求如果十八歲以下,則喝汽水”一句, Ss聽到的會是,“要求喝汽水!”, “十八歲以上可豁免” 兩項。P項,即“十八歲以上可豁免”。這要求,是依附在Q項,即是”要求喝汽水!”上的。沒有Q項的要求,P項也變得沒意思;但是如果沒有P項的括免,Q項也可以獨立存在。所以,Q項很明顯。只因如此,在執法遊戲時,人們才Q開眼。


Fodor: 字義道出責任

前文說了,“十八歲”一事,不可強求,所以整句的主角才變成了 “要求喝汽水”。 那麼, 如果改為”法律要求如果你買這菜, 就要付款。” 呢?這句前項後項都是可以改變的。因為可以不買菜,又可以不付款。

Fodor 指出,我們就算在使用”法律要求如果你買這菜,就要付款” 一句的時侯,知道不付款的話,不買菜,也不是因為我們做了什麼邏輯推論,知道 “if p then q”可以等於”if not q then not p”;而是因為我們用慣了”買”這個字。 我們知道買東西時的責任關係。

再看看這句 “如果父母養育了你, 你應該感激他們”。我們是不能將之認識為 “如果你不感激父母,父母不應該養育你.”。 所以,不是所有”如果….,就…..” 句子都可以機械式套入”if p then q” 理解。 不同的用字, 已經在俏俏地引述不同的責任關係。


後續推介: 有一位很有心的心理學家Beaman, 成立了討論小組討論Fodor 2000 一文, 並於2002年, 在偉大的學報cognition 發表了回應。

可是, 他明顯的錯解了Fodor。 他以為Fodor 認為所有”要求如果p則q”的句式都要解作”要求q”。 Fodor 一文明顯不是這樣說。 但無論如何, 他文中的實驗也可以是一些寶貴的參考材料。 如讀者有興趣可以看看他如何明顯地錯而又刊登在偉大的學報上, 超連結在頁底。




FODOR2000 原文連結 (費用全免!!!!):
www.linguistics.pomona.edu/thornton/lgcs11read/Fodor00.pdf

BEAMAN 2002原文連結(免費閱讀!!!!)
www.linguistics.pomona.edu/thornton/lgcs11read/Beaman02.pdf


校對:HUNG CHI HO 黃小竹(萬分感激)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