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瑪 | 我們要隨手關冷氣嗎?假設一個個小市民節電的效率遠不如企業節電的效率,那小民市流汗流血為哪椿? |
阿踹 | 分兩種情況,有些行為是好的,但在某個情況下會沒有效果,這種行為可做可不做;但若有些行為是好的,但在某些情境下會變成壞行為(或會有壞結果),這時我無法做普遍判斷。 |
威瑪 | 我的意見相同。 |
小強 | 就冷氣的例子來說,並不是沒有效果,而是效果不大。但效果不大只是因為個人行為的效果不大,但若集體執行就會有巨大效果,因此仍應該做。至於毒氣室的問題,這時只是有兩個原則彼此衝突所以難以判斷,只要能夠判斷原則的高下或優先次序,問題就能解決。 |
益新 | 毒氣室的詮釋怪怪的。要不要叫醒他人取決於叫醒的後果是什麼。叫醒後只是增加痛苦且不能獲救,那當然不要叫醒。 |
阿踹 | 那就把例子設定成,叫醒後會有微小的機會救活大家,但若救不活則會大家都痛苦而死,這才是一開始的例子會難以判斷的設定。 |
暑假簡單哲學講座大逃殺 20120721(5)/美麗灣蓋不蓋?
喻萁 | 美麗灣蓋不蓋?當地居民有些期待開發帶來的經濟效益;外縣市則期待自然環境可以保留。當地人對這個衝突通常主張:不住在這裡的人沒有資格發言。這合理嗎? |
葡萄 | 對居民來說,外縣市的人並不是親自承擔發展或不發展的後果,因此當地人的發言資格最充分。 |
喻萁 | 當地人想的是經濟問題,外地人想的則是環境的永續經營。雙方的意見沒有焦點。 |
小強 | 如果衝突是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的衝突,那這和是不是當地人沒有關係,而是要談哪一種價值更基本,更應該被追求。 |
喻萁 | 問題是,這些論點都會被他們放大絕。 |
喜餅 | 像中國正在發展,但因為發展需要基本工業,所以會提高碳排放量。可是現在的全球需要低碳排,中國不能因自己想開發就違反這種普世價值。 |
他人 | 中國可以質疑,為什麼你們當初可以亂搞,我比較晚開發就只能吃龞? |
喜餅 | 但當初開發的國家並不知道那會破壞環境,現在知道了就不應犯錯。關鍵是這個問題影響的範圍不只有中國,而是全世界,這時候就不能只考慮中國的意見。 |
雜烙 | 當地人跟外地人都是台灣人,如果這個開發案會影響到整個台灣,則不管哪裡人都有資格介入。 |
Kris | 這當中還有很多經驗問題需要釐清,現在難有結論,我們可以先換下一題。 |
暑假簡單哲學講座大逃殺 20120723(B5)/胖子的責任
晏翔 | 若機票像行李一樣設定體重價格區間,這是否道德? |
window | 若按體重區隔票價是為了成本問題,那這麼做沒有道德問題;但若事實上體重對成本的影響沒有大到足以讓實施這種策略成為有效益的,這就不道德。 |
晏翔 | 某個經濟學家的經驗是,他的行李超重一點點,就被多收錢,但他自己的體重卻很輕,比另一位客人輕多了,因此收一樣的票價就更不公平。 |
艾利 | 有些超重太多的人,是否會被航空公司要求多買座位? |
晏翔 | 事實上有。 |
雜烙 | 假設那個人並非自願變胖,多要求他的責任是否公平? |
John | 如果小孩從小成長在多殺人的環境裡,長大出去殺人是否必須負責? |
Kris | John不要鬧場。 |
暑假簡單哲學講座大逃殺 20120825(1)/學英文
Ya-le | 孩子學英文不能輸在起跑點上嗎? |
陳北 | 不想輸在起跑點就是想先開始。但是先開始不見得最後會贏,太早開始搞不好會有什麼副作用。 |
Ya-le | 我同意! |
Albert | 但也不能太晚學吧,不然會有一些難以更改的習慣。 |
暑假簡單哲學講座大逃殺 20120826(3)/幸福
昱慧 | 請問人應該主動關心或思考何謂「幸福」嗎? |
B.U.X. | 不需要。不用管別人是否關心這個問題。 |
昱慧 | 「幸福」有很多定義,例如政府會用GDP來表徵幸福,聯合國也有幸福指數調查……等。無論這麼多單位如何討論幸福,我想問的是,人是否應該自己去思考什麼是「幸福」的意義? |
小樹 | 雖然我覺得應該,但並不是強制的意味,只是認為如果一個人做這種思考的話,將會對自己有更高的效益。 |
Laura | 人天生有趨向幸福的本能,因此不用刻意思考,本來就會自然地追求幸福。 |
艾肯 | 我認為「幸福」來自同理心,如果不去思考自己或他人的幸福,將會無法關心別人的生活是否幸福,這對社會整體而言是壞的影響。 |
昱慧 | 或許可以將上面的說法理解成,把自己的幸福用關心他人的幸福來界定。 |
B.U.X. | 一、我想確定「幸福來自同理心」是否合理?二、至於關心他人的幸福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是,會不會將自己認定的幸福強加在他人身上。 |
梓名 | 幸福可以有相對於不同主體的不同意義。 |
Jose | 正是因為幸福有這麼多元的可能性,那麼要關心他人的幸福就更迫使我們要去思考「何謂幸福」這個問題。 |
Kris | 基於大家都很感興趣,插播一個新問題,「基於每個人對幸福的認知差異很多,因此現行的社會福利制度是否應該要改變?能否舉例?」 |
C.C. | 聽聞過有一個家庭的生活環境很苦,大家因此資助了許多自己不需要的東西,但對這個家庭來說,這些別人不需要的東西卻能使他們感到幸福。這似乎意味著幸福感的差異可以指示出某種社會的不平等。 |
詹賢 | 一個案例是政府認為一個單親父親無法好好地養大他的小孩,因此要強制將他的小孩帶到幸福的家庭去,但事實上父親和小孩都認為彼此相互依賴的生活才是幸福的。 |
阿默 | 外來的殖民者的文化侵略和宰制,用自己觀點下的進步生活或幸福來強制改變他人的生活。 |
祐作 | 新聞報過一個喜歡在外面流浪的老人,社工和警察遇到他就會將他帶回家,但他自己其實比較喜歡流浪的生活,認為那種流浪的生活才是幸福,因此警察和社工的干涉其實破壞了老人自己的幸福生活。 |
Ya-le | 要舉出反例其實很容易,但重要的討論應該是社會福利的制度應該如何修正,一個簡單的修正不依賴在政府必須替大家思考各種多元的幸福觀的要求之上,只要福利政策的執行是可以讓人民選擇而非強制的。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